“三荡”?这词儿听着有点玄乎,但行里人一听,心里都有数。说白了,不是什么多高深的理论,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技术突破,更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核心秘密。说到底,就是咱们在干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常态化”的、有点让人头疼但又不得不面对的实际情况。
我接触到“三荡”这个说法,大概是在我刚入行那会儿,跟一个老前辈请教为什么项目老是会“跑偏”。他当时就跟我说,干这行,没点“三荡”的准备,那不是在干活,那是在做梦。当时我没太明白,觉得这说法太“江湖气”了。但这么多年下来,自己也摸爬滚打过来了,才真正体会到这词儿的分量。
在我看来,“三荡”更多的是指一种 “预期与现实的偏差” ,而且这种偏差是 “持续的、多维度的” 。不是说一次性的意外,也不是某个小环节的失误,而是从一开始,或者说从项目启动没多久,就出现的,贯穿整个过程的、影响方方面面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种“荡”就好像是,你手里握着一根绳子,本来想把它拉直了,结果它在半空中晃来晃去,甚至还可能打个结。
“三荡”具体“荡”在哪儿,这个可就不好一概而论了,因为每个项目、每个行业、甚至每个团队遇到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但大致上,我能总结出几个常见的“荡”点。
最开始就“荡”的,往往是目标本身。有时候,需求方自己都没完全想清楚要什么,提出来的目标模糊不清,或者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这个目标还在不断地“进化”。比如,一个产品的功能需求,刚开始说要A、B、C,过两个月,可能变成A、B、D,甚至把C给毙了,又加个F。这种目标的“漂移”是导致“三荡”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我记得有个项目,刚开始是为了提升用户活跃度,但做到一半,发现公司战略调整,又要侧重于付费转化。你说这 arada 上的工作,有多少是白费的?有多少是需要推翻重来的?而且,这种变化不是一次性的,可能是一季一个样,让你根本没办法稳定地推进。这种情况下,团队士气也很难保持,大家会觉得一直在追逐一个“移动的靶子”。
除了目标,资源的“荡”也很要命。这里的资源,不光是指钱,还包括人、时间、技术支持等等。有时候,项目启动时答应好的预算,执行过程中会打折扣;原本承诺的专业技术支持,可能因为内部人员调动而变得时有时无;甚至连核心技术团队,也可能因为公司整体的资源倾斜,而被抽调去别的更“紧急”的项目。
我们之前有个项目,需要某个特定的硬件设备支持,当时是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但设备到位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关键部件的性能跟不上,而且替换件的周期非常长。这一下,整个项目的进度就被卡住了,而且没人能给个确切的时间表,只能“等”。这种“等”本身就是一种“荡”,因为你不知道要等多久,也不知道等来了会不会还是有问题。
即便目标明确,资源到位,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各种“意外”。这些意外,有时候是技术难题,有时候是市场变化,有时候是合作方的拖延,有时候甚至是内部沟通的误解。这些“意外”往往是连锁反应,一个没处理好,可能就会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让整个项目陷入“荡”的状态。
我曾经负责过一个和外部公司合作的项目,本来进度还可以,结果对方一个核心人员离职,然后新接手的人完全不懂之前的技术细节,又开始返工,搞得我们这边也得跟着反复沟通、解释,时间就这么一点点“荡”走了。而且,最让人头疼的是,你明知道这些问题,但很多时候,你只能被动接受,然后想办法在“荡”里面找到一条出路,或者说,在“荡”中找到一个相对“稳”的点。
面对“三荡”,我个人觉得,与其试图“消灭”它,不如学会“驾驭”它。毕竟,很多时候,这些“荡”是外部环境决定的,我们能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抗荡性”。
我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做任何计划,都要预留足够的“缓冲”。无论是时间、预算,还是技术方案,都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当目标发生变化时,不能一味地抵触,而是要快速评估影响,调整策略。就像冲浪,你不可能控制海浪的大小和方向,但你可以学习如何站在冲浪板上,跟着浪一起“荡”。
“三荡”的一个重要诱因是信息不畅。所以,我特别强调建立一个灵活、畅通的沟通机制。这意味着,项目进展、遇到的问题、目标的微调,都要能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所有相关人员,包括领导、团队成员、甚至合作方。不要怕暴露问题,有时候,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反而能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避免“荡”得更厉害。
在“三荡”的环境下,容易顾此失彼。我的做法是,始终聚焦项目的核心目标和核心价值。即使其他方面发生了变化,也要确保核心的东西不受太大影响。同时,要保持一种“随时准备调整”的心态。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话在“三荡”的项目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你得有随时“刹车”或者“变道”的能力,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
当然,“三荡”也不是在为项目失败找借口。很多时候,那些能够成功应对“三荡”的项目,往往能从中学习到更多,变得更具韧性。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成长的机会。我们公司的website,在早期也经历了各种“三荡”,比如技术架构的反复调整、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等,但正是这些过程,让我们团队学会了如何在这种动态的环境中寻找解决方案,也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变得更加成熟。
总而言之, 什么是三荡 ?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是一种 “常态化存在的、影响项目多方面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理解它,拥抱它,并找到应对它的方法,才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