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荷兰上市?聊聊那些隐藏的实操考量

股市问答 (9) 19小时前

为什么在荷兰上市?聊聊那些隐藏的实操考量_https://cj001.lansai.wang_股市问答_第1张

很多人问,为什么公司选择在荷兰上市?听起来似乎是个挺高大上的问题,好像得是多大的公司才能考虑这个。其实,很多时候,选择在哪里上市,不仅仅是“高大上”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些实际的、甚至可以说是“接地气”的考量。很多人以为就是为了募资,但事实远不止于此。我碰到的很多初创团队,一上来就盯着那些国际知名的交易所,觉得才够“面子”,但对其中的细节却了解不多,甚至有些误区。

上市地点的选择,远不止“面子”

为什么在荷兰上市?这个问题,有时候问出来,对方心里想的可能是“我公司这么厉害,当然要去国际顶尖的地方上市”。但我们做实际操作的,看的是更实际的。比如,荷兰股市,特别是泛欧交易所(Euronext Amsterdam),它对于很多在欧洲有业务或者计划扩张到欧洲的公司来说,确实是一个挺有吸引力的选项。不像有些交易所,要求你在上市前已经是一家巨头,荷兰这边相对更开放一些,对中小企业或者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更友好。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细节。比如,审核的速度,荷兰的监管机构效率算是比较高的,这对于急于融资或者想尽快进入公开市场的公司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我们见过太多公司,因为上市流程太慢,错失了市场机会,那种感觉真是让人沮丧。

而且,荷兰的法律体系和公司治理结构,相对比较成熟和稳定,对投资者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信任信号。你想想,投资者把钱交给你,首先看的就是你这个公司是不是稳当,是不是有规矩,不是说在国内上市就不好,而是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规则和文化,需要匹配。

泛欧交易所的独特优势

泛欧交易所(Euronext Amsterdam)是我们经常打交道的地方。它不仅仅是荷兰的交易所,而是连接了欧洲多个主要金融市场的平台。这意味着,一旦你在荷兰上市,你的股票就有了触及整个欧洲市场的潜力。对于那些产品或服务在欧洲有广泛需求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天然的优势。不用再费力去单独打通其他欧洲国家的上市通道,一步到位。

我记得有个做新能源技术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在德国、法国市场都很有潜力,但当时他们倾向于在美国上市。我们跟他们分析了很久,指出在欧洲上市,尤其是在泛欧交易所,能让他们更快地接触到欧洲的客户和投资者,融资也更顺畅。最终,他们选择了在荷兰上市,后来在欧洲市场的拓展确实比预期的要顺利很多。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是,荷兰的上市成本和维护成本,相对比一些其他国际大交易所要低一些。不是说便宜就一定好,但对于还在成长期、现金流不算特别充裕的公司来说,这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让公司能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研发和市场拓展上。

信息披露和合规的平衡

说起上市,信息披露是绕不开的话题。有人觉得,荷兰的要求是不是特别严苛,会不会让公司吃不消?其实,任何一个成熟的市场,对信息披露的要求都不会低。关键在于,荷兰的合规要求和我们理解的“透明度”是比较匹配的。它要求的信息,很多都是公司经营过程中本就应该梳理清楚的,虽然第一次梳理起来可能会觉得工作量大,但长远来看,反而能帮助公司建立更完善的内部管理和风控体系。

我们在辅导公司上市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国内的一些公司,因为之前在本土市场融资或经营,信息披露的习惯和国际市场不太一样。需要花点时间去适应。但荷兰的监管者,相对来说,更理解这种“过渡期”,只要你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和改进的意愿,他们是愿意沟通的。不像有些地方,一旦不符合,可能就是直接“打回来”,效率不高。

我记得有个项目,他们的财务报表需要做一些国际化的调整,包括会计准则的转换。我们在初步沟通时,对方就非常直接地指出了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这种清晰的沟通,让我们心里有底,也为后续的工作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这种专业和务实,才是我们选择一个上市地时,最看重的。

融资工具和市场深度

为什么在荷兰上市这个问题下,另一个不能忽略的就是融资工具的丰富性。泛欧交易所提供的融资工具,不光是IPO(首次公开募股),还有像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等其他方式。这给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选择,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融资路径。

当然,市场深度也很重要。荷兰股市虽然不像一些老牌市场那么庞大,但它的活跃度很高,而且很多投资者对科技、生物医药等创新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和投资偏好。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专业投资者支持的成长型公司来说,找到一个懂你的市场的投资者,比单纯追求交易量更有意义。

有一次,我们接触的一个人工智能公司,他们在初期融资的时候,投资者很多都是VC出身,对他们的技术理解很深。等到准备IPO时,我们发现荷兰的机构投资者,同样对这类前沿技术有很高的关注度,并且愿意长期持有,支持公司的发展。这种“精准对接”,是我们在选择上市地时,会重点考察的。

文化和语言的便利性

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有文化和语言的便利性。虽然我们常说国际化,但终究还是要和人打交道。荷兰的商业文化,相对来说是比较开放和包容的,而且英语的普及率非常高。这意味着,在上市过程中,无论是与监管机构沟通,还是与承销商、律师等专业服务机构合作,都可以用英语顺畅地进行。这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和误解的可能性。

不像有些地方,语言障碍可能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阻碍,需要翻译、需要跨文化沟通,这些都会增加项目推进的复杂性。在荷兰,这种“顺畅”的感觉,让我们觉得,即使是第一次去,也不会有太大的隔阂。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新能源项目,对方的专业沟通,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语言的便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掉以轻心。为什么在荷兰上市,背后涉及到的是一系列复杂的决策,包括公司的发展阶段、融资需求、未来战略等等。但从一个实操者的角度来看,荷兰,特别是泛欧交易所,确实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它既有国际化的视野,又不失务实的便利,是很多公司值得认真考虑的一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