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进价多少?这账没那么好算

期货问答 (6) 8小时前

柴油进价多少?这账没那么好算_https://cj001.lansai.wang_期货问答_第1张

“柴油进价多少?”这问题,听着简单,实则像剥洋葱,一层层揭开,总有新的味儿。老司机、加油站老板,甚至跑长途的物流公司,心里都有杆秤,但真要给个准确数字,怕是没那么容易。我接触这行当这么多年,发现很多人对这个“进价”有点想当然,以为就是炼油厂卖给大贸易商的那个价格,殊不知,中间环节太多,变数也多。

价格之外的“看不见的手”

首先,得明白这个“进价”不是一个固定死的数字。它受太多因素影响了。国际原油价格当然是基础,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国内,还有国家政策,比如发改委时不时调整的成品油价格。这调整,有时跟国际市场同步,有时又会有点滞后,甚至还有“与国际接轨”的说法,具体怎么接,里面门道多着呢。

还有,就是区域差异。你以为全国柴油都一个价?那不可能。不同地区的炼厂产能、运输成本、市场需求,都会导致价格有高有低。沿海地区,可能靠近大炼油厂,运输成本低些,价格自然相对稳当。内陆省份,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地方,油价可能就得多加一层运费。

更别说,不同级别的油,价格也不一样。国六柴油、国五柴油,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柴油,它们本身的生产成本和附加值就不一样,进价自然有区分。

贸易商的“顺差”与“逆差”

我们常说的柴油“进价”,其实更多是指从大型石油公司或炼油厂手里拿货的价格。但这些拿货的,大部分也不是终端用户,而是贸易商,或者是大型运输公司、工业企业自己组建的采购团队。贸易商在这里面的角色很关键。

贸易商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从上游拿货的那个“底价”。他们还要算上储运成本、仓储费用、税费,还有他们自己的利润空间。有时候,他们为了拿到更好的价格,会选择期货市场操作,或者跟炼厂签长期协议。这些操作,都可能让最终他们卖给终端的价格,跟那个“基础进价”产生不小的偏差。

我见过一些小型的加油站,想绕过大贸易商,直接跟炼厂对接。但一来,他们的量不够,炼厂看不上;二来,没有稳定的大客户渠道,炼厂也不愿意冒险。所以,最终还是得通过层层分销,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供需关系下的博弈

还有一点,就是市场供需。到了农忙季节,柴油需求会暴涨,这时即便是上游价格没怎么动,贸易商也可能因为供应紧张,把价格稍微往上推一推。反过来,如果经济不景气,下游需求疲软,即使原油价格有所上涨,成品油价格也可能因为库存压力而受到抑制。

我们做生意,不能只盯着一个“进价”数字。得看整体的供应情况,看市场的预期,看宏观政策有没有松动或者收紧的迹象。有时候,为了保证供应稳定,即使价格稍微高一点,也得咬牙进了,总比停工强。

实践中的“坑”与“道”

我刚开始接触这个领域的时候,也犯过傻。以为找到个“靠谱”的贸易商,就能拿到最低价。结果呢?有次为了抢低价,在一个不太熟悉的贸易商那里订了一大批货。结果,油的质量出了问题,发动机出了故障,最后修车的钱,比省下来的油钱还多。那次之后,我才明白,价格固然重要,但质量和稳定供应更重要。

后来,我学乖了,开始跟一些大型的石油公司建立直接contact,或者选择信誉好的、经营多年的贸易商。即使价格不是最低的,但至少质量有保障,供应也相对稳定。我发现,很多时候,长期合作带来的议价能力,远比眼前的一点点差价要划算得多。

还有,现在国家对成品油市场的监管也越来越严。你不能随便拿点油来卖,得有相应的资质。这些资质的获取、维护,本身也是一笔成本。所以,那些低价的“黑油”,听着诱人,但背后风险巨大,一旦被查到,损失可就大了。

如何“问”到那个真实的价格

所以,当有人问“柴油进价多少”的时候,我通常不会直接给个数字。我会先问他:您是哪个地区的?大概需要多少量?是需要国六的还是国五的?是用在什么地方?是自用还是转售?

只有把这些信息点都搞清楚了,才能大概估摸出他可能接触到的那个“进价”的区间。当然,具体价格还是要看他跟哪个供应商谈,以及谈的条件。就像你去菜市场买菜,同样的菜,不同摊主,不同时间,价格都有差异。

总而言之,柴油的进价,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是一个动态的、多因素影响下的价格体系。想在这个市场里玩得转,得对整个产业链有深入的了解,还得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