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养猪多久能出栏?老养殖户跟你掰扯掰扯

理财问答 (4) 19小时前

到底养猪多久能出栏?老养殖户跟你掰扯掰扯_https://cj001.lansai.wang_理财问答_第1张

“到底养猪多久能出栏?”这问题,听着简单,其实里面门道多着呢。不少新入行的朋友,总以为就那么几个月,到点就能卖,殊不知,这“点”怎么定,里面学问大。我这些年也算在猪圈里摸爬滚打了,碰到过不少问这个问题的,有的是心急想赶紧回本,有的则是对市场行情没底,总想掐着最合适的时机。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养猪出栏,到底是怎么回事。

出栏周期的“标准答案”与实际情况

一般人可能听过一个说法,说仔猪到肥猪出栏,大概需要四到六个月。这数字,不能说错,但也不能说全对。这只是个笼统的概括,就像说“吃饭饱了”一样,具体能吃多少,还得看个人食量。实际养殖里,影响出栏时间的因素,那可是一抓一大把。

首先,咱们得明确,说“出栏”,指的是什么?大多数时候,我们说的是体重达到市场收购的标准。这个体重,不同地区、不同收购商,甚至同一个收购商在不同时期,标准都不一样。比如,华东地区可能偏爱110公斤左右的猪,而北方有些地方可能就喜欢120公斤以上的。所以,光知道自己养的猪“长大了”,不看体重,那也得出不了栏。

再者,猪的品种也是个关键。早期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这些“三元杂交”组合,生长速度那是杠杠的。但不同品系之间的差异,以及近亲繁殖带来的退化,都会影响生长速度。我们自己育种,或者引种的时候,都会考察这个猪的“日增重”和“料肉比”,这都是直接关系到出栏速度的硬指标。

影响出栏速度的“幕后推手”

除了品种,影响出栏时间最重要的,还是咱们喂的“饲料”和“养殖管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才明白其中的艰难。好的饲料,营养配比科学,适口性好,猪吃了能长得快,料也省。但饲料这东西,说实话,现在市场上品牌多,质量参差不齐。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会调配一些预混料,或者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调整粗蛋白、氨基酸的比例,这都需要经验,也需要对猪的生理有了解。

还有就是“环境”。猪圈里的温度、湿度、通风,这些看似小事,其实对猪的生长影响巨大。冬天冷了,猪得消耗更多能量去保温,长肉的速度自然就慢了。夏天热了,猪吃得少,精神也不好。所以,我们得根据猪的年龄段,科学地调整舍温,保证良好的通风,这都是为了让猪能把力气都用到长肉上。

疾病防控也逃不开。一场突如其来的猪瘟,或者一些肠道疾病,能让一头猪好几个月的心血付之东流。所以,疫苗接种、消毒措施、药物储备,这些都是日常工作,也是保障出栏周期的前提。万一猪生病了,治疗过程中,生长速度肯定会受影响,加上停药期,出栏时间就得往后推了。

从“催肥”到“出栏”的微妙把握

到了出栏前的阶段,我们通常会给猪换上“催肥料”。这料的能量和营养密度会更高,目的就是让猪在最后冲刺阶段,体重蹭蹭往上涨。但是,这催肥料也不能乱用,过高的能量或者某些添加剂,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导致猪肉品质下降,比如脂肪太厚,或者肌肉纤维粗糙,这些都是收购商不愿意看到的,到时候反而不好卖。

什么时候是“最佳出栏时机”,这也是个技术活。咱们得结合市场行情、收购价,还有自己猪的生长情况来判断。有时候,眼看着猪再养个几天就能多长个几公斤,但如果市场行情突然变差,或者有疫情的风险,那可能就得提前卖了。我记得有一次,就是因为猪长得太好了,想着再养几天能多卖点钱,结果没多久,市场价格就跌了,那损失,现在想起来还心疼。

所以,这个“多久能出栏”,不能用一个死数字来衡量。它是综合了品种、饲料、管理、疫病、市场行情等一系列因素的结果。每个批次的猪,可能出栏时间都会有细微的差别。

实际案例:我遇到的“慢猪”和“快猪”

我养猪这些年,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猪。有时候,引种来的仔猪,本身生长性能就比较好,加上我们前期管理到位,吃料吸收都好,大概四个月左右,就能长到100公斤以上,这时候如果收购商收100公斤的,那就可以考虑出栏了。但也有时候,遇到批次差的仔猪,或者前期管理上出了点疏忽,可能要到五六个月,甚至更久,才能达到同样的体重。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引进了一个新的品系的仔猪,据说生长速度很快。前期的确是表现不错,增重很快。但到了快出栏的时候,发现这批猪的背膘有点偏高,就是脂肪层比较厚。这时候,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养,让它再长长,但担心脂肪更多,不好卖;要么就提前出栏,接受稍微低一点的体重,但保证肉质。我们当时是咨询了收购商,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于是我们就提前了一周多出栏了。这中间的判断,就看你对猪的了解,以及和市场的沟通程度了。

如何更准确地预估出栏时间

要想更准确地预估出栏时间,首先得对你自己的猪群有深入的了解。记录仔猪的来源、体重、品种,以及每天的采食量、饮水量。观察猪的精神状态,有没有异常的体温或者呼吸。这些细节,都是判断猪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的重要依据。

其次,建立一个“日增重”的记录体系。你可以定期(比如每周)抽样称量一部分猪的体重,然后根据饲料消耗量,计算出这批猪的平均日增重。有了这个数据,你就能更科学地推算出,在达到目标体重之前,还需要多少天。

最后,时刻关注市场行情。了解当前的市场收购价格,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测。有时候,早一点出栏,可能比晚一点出栏,整体收益更高。毕竟,养猪是一个链条,从仔猪到肥猪,再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成本和风险。把控好出栏时间,就是在整个链条上,为自己争取zuida的利润空间。

总的来说,‘到底养猪多久能出栏’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它更像是一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