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经验之谈,不只看价格

财经问答 (5) 22小时前

车险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经验之谈,不只看价格_https://cj001.lansai.wang_财经问答_第1张

“车险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这问题,我估计每年都有无数车主在琢磨,尤其是在车险到期前后。说实话,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好”的标准因人而异。有人看重价格,有人看重服务,有人看重理赔速度,还有人可能根本就没怎么关注过,到期了就找个最熟悉的或者最便宜的续上。

“好”的标准,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我见过太多车主,一上来就问“哪个便宜”。便宜当然重要,毕竟省钱是实在的。但有时候,为了那点差价,可能就忽略了背后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有些公司为了吸引客户,价格确实做得很有吸引力,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价格是怎么来的?会不会是在服务或者理赔环节做了什么“手脚”?我这么说不是说所有低价公司都不好,而是说,要对这个“便宜”多一分审视。

在我看来,评价一个保险公司“好不好”,首先得看它有没有能力、意愿去履行合同的承诺。这包括了它的偿付能力、网点覆盖情况、服务人员的专业程度,当然,最核心的还是理赔的效率和态度。一个保险合同,说白了,就是一份风险转移的协议,你在付钱,我(保险公司)承诺在发生风险时赔付。如果风险真的发生了,结果却是一拖再拖,或者各种理由拒赔,那再便宜的保费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时候,我们去4S店或者路边找代办续保,他们会给你推销几家公司。别一股脑儿就听信了,他们推荐的,很多时候可能是他们拿提成高,或者合作关系更紧密的。我建议大家还是自己多做点功课,起码心里有个谱。

理赔体验:最见真章的地方

说实话,我接触过的车险业务,最能体现一个公司“好不好”的,就是理赔。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的车在地下停车场被刮了,不算大事故,但对方逃逸了。他当时就特别着急,不知道怎么办。他当时买的是一家在行业里口碑还算可以的公司,我印象很深的是,他打tel过去,客服很冷静,指导他报案、拍照,并且第一时间contact了查勘员。查勘员第二天就到了现场,而且非常专业,告诉他下一步该怎么处理,需要哪些材料。整个过程下来,虽然免不了有些麻烦,但感觉是有条不紊的,而且理赔款很快就到账了,比他之前预想的要快不少。

反过来,我也听说过不少糟心事。比如,刮蹭了,报案后等半天没人来,好不容易来了,又说这个不能赔,那个不属于保险责任。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案件,比如涉及第三方责任、盗抢险等等,就更能看出公司的专业度和处理能力了。有些公司,可能在销售时什么都说得头头是道,一到理赔就变得很“磨叽”。

服务细节:是否真的“以客户为中心”?

除了理赔,日常的服务也很重要。现在很多公司都推出了线上服务平台,比如可以通过手机APP一键报案、查询进度、on-line续保等等。这确实方便了不少。但这些平台做得怎么样,用户体验如何,也是有差别的。我用过一些公司的APP,界面设计得很粗糙,操作起来也很不流畅,甚至有时候还会闪退。相比之下,有些公司的APP做得就更人性化,信息更新也及时,让你觉得服务是跟得上科技发展的。

另外,我发现一些细节也能体现公司的服务水平。比如,出险后,除了报案和查勘,有没有主动contact你,关心你的情况?定损的时候,是不是透明公正?维修的时候,有没有推荐一些合作的、质量可靠的维修点?这些看似小事,但累积起来,就能给你留下很好的印象。

多方比较,心里要有数

所以,回到“车险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只能说“相对比较好”。我的建议是,在选择之前,不妨多做几个功课。首先,确定你需要哪些险种,是只买交强险和车损险,还是会加上三者险、车上人员责任险、不计免赔等等。不同的险种,对公司的要求也可能不一样。

其次,可以从几个维度去比较:

1. 价格 :在满足你基本保障需求的前提下,比较不同公司的保费。但不要只盯着最低价。

2. 服务 :了解公司的线上服务能力,比如APP、微信公众号等的功能是否齐全、易用。可以看看网上的用户评价,了解一下他们的服务口碑。

3. 理赔效率 :这是重中之重。可以通过身边的朋友、同事了解他们的理赔经历。如果可能,也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特定公司理赔的评价。

4. 公司实力 :了解一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规模。虽然大部分正规保险公司都能保证赔付,但实力强的公司在服务和资源整合上可能更有优势。

我个人的经验是,一些在国内经营多年的大型保险公司,通常在服务和理赔方面会做得比较稳健,比如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等等。这些公司网点多,经验足,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相对更强。当然,随着市场的发展,一些新兴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也在崛起,它们在服务创新和价格上可能更有竞争力,但具体到理赔环节,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失败的尝试与经验教训

我记得早些年,为了图便宜,我给我的第一辆车买过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当时价格确实比大公司便宜不少。结果,一次轻微刮蹭,对方全责,但是对方不肯私了,非要报警。报警后,对方公司的人来了,态度很差,而且对现场勘查的处理也非常业余,花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最后报案、定损、维修,整个流程都感觉特别不顺畅,而且后续的理赔款也拖了好久才到账。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便宜没好货,尤其是在涉及到风险保障的时候,更不能掉以轻心。

从那以后,我再买车险,都会更注重公司的口碑和理赔效率。虽然保费可能稍微高一点,但买的就是一个安心。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稍微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家。别让“便宜”成为你日后糟心事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