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避开涨停股的

期货问答 (3) 2小时前

我是如何避开涨停股的_https://cj001.lansai.wang_期货问答_第1张

很多人一听“避开涨停股”,第一反应可能是“那不是傻了吗?涨停股才赚钱!”。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想着逮住一个连板的,就能躺着数钱。但实际操作下来,才发现这市场里,涨停背后藏着的坑,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追涨的代价:不止是踏空

那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做“XX概念”的风口,那阵子天天有股票涨停,恨不得你把所有钱都扔进去。我按着网上说的,看谁封得最快、最牢,就冲进去。结果呢?可能当天下午就被砸开了,第二天直接低开,或者盘中巨震,让你心脏病都快犯了。那种感觉,就像是站着把钱送出去,而且还带点被收割的屈辱感。

后来我复盘的时候才发现,很多涨停股,尤其是那种概念驱动的,很多时候是情绪的极致释放,而不是基本面真正支撑。一旦情绪退潮,或者有新的消息出来,就容易断崖式下跌。很多时候,前一天涨停,第二天低开个5%给你,你就已经亏了不少,想跑都来不及。

而且,就算少数能连板,但你在追进去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高点,也不知道主力什么时候会出货。那种在高位接盘的心态,总是有点慌。想着“不能踏空”的心态,往往让你忽略了“不能站岗”的风险。

观察中的“涨停陷阱”

我慢慢开始总结,哪些涨停股,就算封板了,我也要犹豫一下,甚至是坚决避开。这倒不是说我不做短线,而是我开始区分,哪些是“真涨停”,哪些是“假涨停”。

比如,有些股票,虽然也涨停了,但成交量却很小,看起来像是没人敢接力。这种,我一般会警惕。反过来,如果一只股票,成交量很大,换手充分,并且是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价位突破,那可能还有点看头。但即便如此,我也不会盲目追进去。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主力出货的痕迹。有时候,涨停板上会伴随很大的成交额,但打开的瞬间,抛单却非常凶猛,而且往往是那些看起来很活跃的游资席位在出货。这种,我绝对不会碰。感觉就像是,前面有人在高喊“快来”,后面却在悄悄地把货甩给你。

我的“三不碰”原则

慢慢地,我形成了一些自己的“三不碰”原则。第一,不碰那种没有基本面支撑,纯粹靠消息刺激的。这种股票,一旦消息落地或者被证伪,很容易见光死。

第二,不碰那些股价已经很高,或者在历史高位盘整很久,突然放量涨停的。虽然有时候突破新高很吸引人,但高位的风险也大,而且一旦遭遇套牢盘,很容易出现滞涨。

第三,不碰那些有明显出货迹象,或者成交量异常放大的。这些往往是主力在利用涨停板掩护出货,普通散户进去,很容易成为接盘侠。

寻找“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那不追涨停,我做什么呢?我更倾向于去寻找那些有基本面支撑,估值相对合理,并且处于上升通道的股票。我会关注那些业绩持续增长,或者有新技术、新产品突破的公司。这些股票,即使短期内没有涨停,但长期来看,更有可能带来稳健的回报。

比如,我会关注一些在行业内有技术壁垒,并且能够持续盈利的公司。我会去研究它们的财务报表,了解它们的经营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也会关注一些政策扶持的行业,但前提是,这些行业和公司本身要有足够的实力。

我曾经也错过了一些短期的大肉,但换来的,是更踏实的内心和更健康的账户。我发现,与其在几个涨停股里绞尽脑汁,不如把精力放在研究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公司上。这样,即使市场短期有波动,你也能保持一份从容。

风险控制是底线

说到底,我是如何避开涨停股的,核心还是在于风险控制。涨停股的诱惑固然大,但一旦判断失误,损失也同样巨大。我更相信,在投资这件事上,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活得够久,才有机会看到更多的机会。

我不会把自己的资金完全暴露在那些高波动的股票上。我会留一部分资金作为机动,随时应对市场的变化。而且,我有一个明确的止损线,一旦触及,绝不犹豫。这种纪律性,是让我能够避开那些“看上去很美”的涨停股的关键。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排斥短线交易。只是我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选择那些我更有把握的机会。而且,我更注重的是交易的成功率和资金的安全性,而不是单纯追求短期的暴利。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