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控股翼龙贷怎么样:一个老农贷从业者的真实观察

期货问答 (3) 4小时前

联想控股翼龙贷怎么样:一个老农贷从业者的真实观察_https://cj001.lansai.wang_期货问答_第1张

“联想控股翼龙贷怎么样?”这个问题,估计不少关注农业金融或者正在给农户做融资的朋友都会问。说实话,翼龙贷这个名字,在我做这行的时候,也经常听到,算是比较早一批做农村小额信贷的公司了。但“怎么样”,这三个字,真要说得具体,得看从哪个角度切入,是看它给农民提供了什么帮助,还是看它自身的运营模式,抑或是它在整个行业里的位置?今天我就把我这些年打交道、观察到的,一些真实的想法,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翼龙贷的入局与市场定位

翼龙贷,听名字就能感受到它很早就盯上了农村这块市场。联想控股这块牌子,其实给它加了不少分,至少在早期,很多人看到这个背景,会觉得“哦,这事儿靠谱”。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农村金融,尤其是小额信贷,还真就是个“野蛮生长”的状态,很多玩家进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翼龙贷算是在这个阶段,比较早开始系统化地去做这件事的。他们的核心,我理解就是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资金端和农村用户。

当然,从实际操作层面看,翼龙贷早期也摸索了不少模式。比如,怎么去审核这些农户的资质?传统的抵押担保在农村地区,执行起来难度不小。所以,他们更多的是依靠信用评估,加上一些风控的模型,来做小额、分散的贷款。这其中的挑战,只有真正做过的人才明白,农民的收入来源很多时候是不稳定的,而且信息不对称是常态,这给风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一个合作项目,我们跟翼龙贷的客户经理聊过,他们当时就提到,早期的获客成本其实不低,而且为了保证贷款的质量,风控团队没少花心思。这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想要真正落地到广袤的农村,需要的是对农业生产周期、农民生活习惯、甚至地方性经济特点都有深入的了解,否则很容易“水土不服”。

风控逻辑的演变与挑战

关于风控,这绝对是农村信贷的生命线,也是大家最关心翼龙贷“怎么样”的地方。早期,很多P2P平台,包括翼龙贷在内,都在探索一套适合农村场景的风控模型。不像城市里有那么多的征信数据可以查,农民的流水、收入证明,很多时候需要实地去核实,或者依赖一些非传统的数据维度。翼龙贷当时的一些做法,比如通过与当地农业合作社、农资供应商合作,来侧面了解农户的经营情况,这在当时算是一种比较创新的尝试。

但这种模式,并非一劳永逸。农业的周期性,还有天气、病虫害等不可控因素,都会影响农户的还款能力。我见过不少案例,一家好好的农户,可能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收成大打折扣,一下子就陷入了还款困难。这时候,平台能不能及时介入,提供一些延期、重组的方案,就显得非常关键。

而且,随着行业监管的加强,尤其是P2P行业经历了几轮洗牌之后,像翼龙贷这样的平台,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式。有些平台直接转型,有些则加强了与银行、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把资金来源变得更加合规稳健。翼龙贷在这方面的具体动作,我虽然不能说完全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当前环境下,单纯依靠自有资金或者P2P模式来做农村信贷,风险是越来越大的,转型和合规是必然的选择。

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际效果

很多时候,我们这些做相关业务的,会考虑跟这些平台合作。比如,我们有一个农业服务公司,可以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以及技术指导,但农户可能缺乏buy这些服务的资金。这时候,如果能对接翼龙贷这样的平台,让他们为农户提供信贷支持,我们就能顺利开展业务,农户也能及时获得所需的投入。这种“生态合作”的模式,如果能跑通,是双赢的。

我记得有一年,我们在一个项目上,确实和翼龙贷有过对接。当时,他们审批的速度还算可以,给到农户的利率,相对当地的民间借贷来说,也算比较合理。但是,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比如,部分农户对线上操作不太熟悉,需要我们派人去协助完成申请流程;还有,有些农户提供的资料,可能不如城市的个体户那么齐全,这增加了他们尽职调查的工作量。

总的来说,翼龙贷在解决农村融资问题上,确实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它让很多原本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农民,有机会获得资金支持,推动了农业生产。但同时,它也面临着农村金融特有的挑战,比如风控的复杂性、获客成本、以及行业监管的变化。所以,说它“怎么样”,不能一概而论,得结合具体的时间点、合作的业务类型,以及所处的监管环境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