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买的保险如何收益”,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看看分红有多少,或者有没有返还。其实,这想法有点窄了。保险的“收益”远不止这些,更关乎你规避风险、规划长远,这才是它最核心的价值,也是我们投保人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我们通常说的“收益”,可能就盯着那点现金价值或者分红。但从我这些年接触下来看,保险的收益,尤其是那些长期保障型的产品,它的“收益”体现在方方面面。打个比方,您买个重疾险,真出了事,那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赔款,能让您家度过难关,不用动用家庭的流动资金,甚至不用负债,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收益”,是规避了更大的经济损失。很多时候,我们把“收益”等同于“赚钱”,其实保险更像是“守钱”,守住你已经拥有的财富和健康。
再者,有些分红型的产品,它的分红虽然不像理财产品那样可能有多高,但它的复利增长,长期来看,也是一笔不小的补充。我见过一些老客户,他们几十年前买的养老金或者万能险,每年滚一滚,到退休的时候,那笔钱确实能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宽裕些。关键在于,这种收益是建立在保障基础上的,它不会因为市场波动就消失,这是它和纯投资最本质的区别。
而且,还有一些设计巧妙的保险产品,比如一些年金险,它提供的固定现金流,可以在特定年龄段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尤其是在规划养老的时候,这份确定性的收入,能够大大增强安全感。这比起那些追求高收益但高风险的投资,更适合大部分人,尤其是风险承受能力不强的朋友。
说到保障,很多人对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这些产品,更容易理解它的“收益”——就是报销医疗费,或者赔付一笔钱。但我想强调的是,即使是这些产品,它的“收益”也比表面看到的要深远。比如,一份好的医疗险,它能报销高额的医疗费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想想看,如果因为一场大病,家庭积蓄瞬间蒸发,那对整个家庭的打击有多大。保险在这个时候,就是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我记得有个客户,之前因为意外摔伤,做了个手术,花了十几万。他买的是一款意外医疗险,虽然保额不算特别高,但把这些费用都报销了。他说,当时最担心的不是钱,而是怕拖累家人,怕给孩子读书的费用带来影响。这次经历让他觉得,买保险这份钱花得太值了,这笔“收益”是钱本身无法衡量的。
同样,重疾险的赔付,不仅是医疗费的补充,更是生活费的来源。很多时候,一旦得了大病,短期内是无法工作的,这份赔款可以让你安心养病,不用为了生计而勉强复工,影响治疗效果。这期间的收入损失,还有家庭生活开销,都可能被这笔赔款覆盖掉。从这个角度看,重疾险的“收益”是为你的健康和家庭稳定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分红型保险,比如分红型年金或者分红型寿险,它的收益通常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是确定的生存金或年金,这是合同里写明的;其次是红利,这部分是不确定的,会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来分,分红又可以累积生息,或者用来抵扣保费,或者直接拿到现金。很多人比较关心分红率,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安全性”和“长期性”。
而近几年比较火的增额终身寿险,它的“收益”逻辑就更清晰了。保额会随着时间逐年递增,而且增幅是确定的,通常是3.5%左右。这份增长的保额,你可以把它看作是资金的稳定增值。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随时申请减保,取出里面的现金价值,或者保单贷款,把里面的钱用到需要的地方。比如,孩子上大学需要一笔学费,或者自己想创业需要启动资金,都可以灵活运用。这份“收益”,就是资金的流动性和增值性结合,让你的钱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为你所用,而且价值还在不断提升。
我有个客户,他给孩子买了一份增额终身寿险,当时刚出生。他想着,等孩子十几岁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取一部分出来作为教育金。或者等到孩子二十多岁,想买车买房,这笔钱正好可以作为首付的一部分。这样一来,他的钱不光是“存起来”,还在稳步“长”大,并且在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这种“收益”,就是一种规划,一种对未来的长远投资。
说了这么多,也得提醒一下,很多人在理解保险收益的时候,容易走入一些误区。最常见的就是,把一些短期、返还型的产品,当成是纯粹的理财或者投资工具,期望它能带来高额回报。比如,有些“两全保险”,就是保生又保死,到了约定的年龄或者身故,能返还一大笔钱。但你要仔细算算,它的初始保费通常比较高,分摊到保障和返还的部分,其“收益率”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一些“高收益”的宣传过于敏感。保险公司毕竟是经营风险的,它的产品设计,是建立在精算和风险控制的基础上的。那些承诺“超高收益”或者“保证翻倍”的宣传,往往需要仔细辨别,很可能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风险,或者根本就是误导。保险的核心价值在于“保障”,它的“收益”是基于这份保障而产生的附加价值,不能本末倒置。
所以,我们在看“买的保险如何收益”这个问题时,一定要拉长周期,多维度地去理解。除了直接的现金返还和分红,更要重视它在规避风险、稳定家庭财务、规划长远人生(如养老、教育)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这些“隐性”的收益,往往比直接的数字来得更珍贵,也更符合保险的本质。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