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债基金涨了多少年?这事儿,得这么看

会计问答 (4) 6小时前

纯债基金涨了多少年?这事儿,得这么看_https://cj001.lansai.wang_会计问答_第1张

“纯债基金涨了多少年?”这个问题,问得挺直白,背后却是大家对稳定收益的朴素追求。但你要是真想给它一个明确的数字,说“过去十年平均涨了X%”,那多少有点“伪”了。这就像问“股票一年涨了多少”一样,答案永远是个浮动的东西,而且背后逻辑复杂,绝不是简单拿个平均数就能糊弄的。

别只盯着“涨了多少”,更要看“怎么涨”

我们做这行的,首先要明白,纯债基金的“涨”,它不是那种让你一夜暴富的涨。它的核心价值在于“稳”。它的涨幅,更多的是一种“穿越周期”的韧性,是利率波动下的相对价值。你想啊,一个纯债基金,它主要投资的是国债、金融债、企业债这些东西。这些资产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跟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市场利率紧密挂钩。利率降了,债券价格就会上涨,基金净值也就跟着涨;利率升了,反之亦然。

所以,单纯问“涨了多少年”,不如去理解“在什么样的大环境下,它涨得怎么样,跌得怎么样”。比如说,过去几年,全球都在经历一个降息周期,这对债市来说是利好,很多纯债基金确实在那段时间里表现不错,净值稳步抬升。但你要是拉长到过去十几年,中间总会有加息周期,债市也会承压。那些日子,很多纯债基金可能就不是“涨”了,而是“少跌”或者“横盘”。

我记得有一次,大概是2018年还是2019年,当时因为某些原因,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突然加剧,一些信用债表现很差,连带一些重仓信用债的纯债基金也跟着受了不少影响。那个时候,大家也在讨论,纯债基金是不是也不“纯”了。但反过来看,那些真正纯粹投资利率债,或者分散得很好的基金,在那样动荡的环境里,反而凸显了它们的价值。它们虽然可能涨幅不大,但抗风险能力强,这种“不怎么跌”本身就是一种“涨”。

“涨”的背后,是策略和能力的体现

我们不能把所有纯债基金都一概而论。同一个时期,不同的纯债基金,净值表现可能天差地别。这背后,就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风控能力、以及对市场信息的解读能力在起作用。

有些基金经理,擅长在利率债里做一些久期管理,抓住利率波动的机会。比如,当他们判断利率即将下行时,会适度拉长组合的久期,买入长期债券,等到利率真的下行了,债券价格上涨,就能赚取一笔价差。反之,在判断利率可能上行时,就会缩短久期,保持组合的灵活度。

还有些基金经理,在信用债的选择上非常有心得。他们会深入研究发行人的基本面,挑选那些财务稳健、有稳定现金流的“优质信用债”,即使市场整体对信用债情绪不高,他们也能找到相对安全的品种,获得高于利率债的收益,同时控制好信用风险。这种能力,可不是简单地“投资债券”就能做到的。

我记得有个同事,几年前就非常看好某家大型城投公司的债券,我们当时还觉得他有点冒险,因为毕竟是地方政府相关的。但人家深入研究了这家公司的土地储备、财政支持情况,判断其偿债能力很强。结果呢?那只债一直安稳地付息,并且在市场流动性好的时候,价格还小幅上涨。他的基金在那段时期,收益确实比一些单纯玩利率债的同行要好一些。

“涨”的“年限”,取决于你的持有周期和目标

再回到“涨了多少年”这个问题,其实它还跟你的投资目标和持有周期有关。如果你是为了短期博取一个超额收益,那纯债基金可能不是最合适的选择,你可能会觉得它“涨得慢”。但如果你是为了长期资产的稳健增值,对本金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希望它能对抗一部分通胀,那么“能持续稳定地带来正收益”,本身就是一种“涨”。

想象一下,过去十年,如果你把钱放在银行活期,那收益率能有多少?哪怕是定期存款,考虑到通胀,实际buy力可能也没怎么增长。而很多优秀的纯债基金,即使是在一些市场相对平淡的年份,也能提供3%-5%甚至更高的年化收益,关键是它的波动性远小于股票。这种“稳定增长”的属性,对很多追求稳健的投资者来说,就是一种持续的“涨”。

警惕那些“看起来很美”的涨幅

当然,我们也要警惕那些“看起来很美”的涨幅。有些纯债基金,为了追求短期的高收益,可能会去投资一些期限长、信用等级较低的债券,或者做一些激进的杠杆操作。在牛市的时候,它们可能涨得比别人快,但一旦市场风向变了,风险暴露出来,跌起来可能也是一刀致命。这种“赌性”十足的涨,我们是尽量要避开的。

之前就遇到过一个情况,某只基金,对外宣传说“高收益纯债”,我们一看它的持仓,好家伙,里面不少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行的债券,而且期限特别长。当时市场对这些债券的流动性就有点担忧,但基金经理还是重仓了。结果,等市场一出现一点风吹草动,这些债券就没人买了,净值直接“闪崩”。那段时间,多少人因为这些“高收益”的诱惑,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如何看待“纯债基金的涨”?

所以,与其纠结“纯债基金涨了多少年”这个问题,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选择一只“好的纯债基金”上。你需要去了解它的投资策略,看它主要投资的是什么类型的债券,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如何,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它的表现有没有持续性。当然,还有它的费率,这些都是实实在在会影响你最终收益的因素。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过去这些年,能长期保持稳健正收益,并且在市场波动中相对抗跌的纯债基金,大概率是那些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注重风险控制,并且有扎实研究能力的基金。它们可能不会给你带来惊喜,但一定会给你一份踏实。而至于具体“涨了多少年”?这个问题,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公平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对于每个投资者来说,因为关注点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