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类基金哪个好?说到底还是看这几点

会计问答 (6) 3小时前

券商类基金哪个好?说到底还是看这几点_https://cj001.lansai.wang_会计问答_第1张

“券商类基金哪个好?”这问题,问的人多,但真正能问到点子上的,可能没几个。大多数人问这个问题,无非是觉得券商出身,牌子硬,名字里带“券商”俩字,就一定靠谱。我当初刚入行那会儿,也这么想过。但时间长了,你才明白,这名字只是个“门头”,里头到底卖什么药,还得拆开来看看。

名字的迷惑性:别被“券商”两个字绑架

很多人一听“XX券商”或者“XX证券”,就觉得是自家楼下那家券商开的基金。没错,很多券商确实有自己的子公司或者资管部门在发行和管理基金。比如,你可能常听到某个大型券商旗下的基金公司,名字里就带着那家券商的牌子。但问题在于,你能想到的那些名字响当当的券商,它们发行的基金,就一定比那些名字没那么响亮,但专业能力极强的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要好吗?我见过太多客户,就认准了几家大券商,结果呢?他们那些“大牌”基金,业绩有时候反而不如一些小众的、但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基金公司。

说实话,这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看到大品牌就觉得质量有保证,但有时候,一些小作坊出品的糕点,味道却更地道,更用心。基金管理也是一样。一家基金公司,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投研团队、它的风险控制能力、它的投资理念以及它长期积累的口碑,而不是它的母公司是不是某某头部券商。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客户,他坚持只买某知名券商旗下的量化基金。理由很充分:“券商的投研能力肯定强,量化策略也得有数据支持,大券商的数据和技术肯定一流。”但连续两年,这只基金的表现都远低于同类平均水平,甚至跑不赢指数。后来我们一起复盘,发现这家券商的量化团队,虽然人不少,但研究方向比较杂,而且在模型迭代上跟不上市场变化,加上策略本身有些“老化”。相比之下,另一家规模不大的基金公司,他们的量化团队虽然人数不多,但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的因子挖掘,而且迭代速度很快,连续几年业绩都相当稳定。

核心竞争力:看投研团队和投资理念

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券商类基金”呢?我个人的经验是,抛开“券商”这个标签,回到基金的本质——它是由一个专业的团队,遵循一套投资理念,去管理你的钱。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

1. 投研团队的实力。 这点很重要。你要看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尤其是在不同市场周期下的表现。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他所管理基金的规模和稳定性,都是参考指标。更进一步,你可以了解一下基金公司的整体投研框架,他们的研究员配置,有没有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深入研究能力。

2. 投资理念的清晰度。 好的基金,都会有一套清晰、可持续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成长投资?还是某个特定主题的投资?这个理念是否与你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相符?我见过很多基金,一会追逐热点,一会又切换赛道,这种“随波逐流”的风格,往往很难带来长期稳健的回报。

3. 风险控制。 这一点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忽视的。基金经理是否注重回撤控制?他管理的基金在市场下跌时,跌幅是否比同类产品要小?稳健的基金,往往是那些在风险控制上做得比较好的。

举个例子,去年市场波动比较大,很多股票基金都出现了不小的回撤。但我们注意到,一些基金公司,比如工银瑞信、兴全基金等,它们旗下的一些主动管理型基金,即使在市场下跌时,回撤控制得也相对较好,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长期以来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和扎实的风险管理能力。

关注长期业绩和稳定性

谈到“哪个好”,很多人会去看最近一年、甚至最近一季的排名。这可以作为参考,但绝对不能是唯一的标准。市场风格变化很快,短期业绩好,不代表长期就一定好。我更倾向于关注基金的长期业绩,比如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表现。

而且,我还会看基金的“稳定性”。比如,连续三年,基金的收益率都能跑赢同类平均水平,或者说,即使在市场大幅调整的时候,它的排名也能保持在前25%(即前四分之一),这样的基金,通常说明其投研能力是比较扎实的,不是靠“运气”赚的钱。

我记得之前有个朋友,听人推荐一只“明星基金”,业绩确实好看,但很快就发现,这个基金经理喜欢在市场火热的时候重仓热门行业,一旦市场降温,就容易出现大幅回撤。他去年就栽了个大跟头。后来我们分析,这只基金的波动性实在太大了,不适合他稳健的投资需求。最后,我们选择了一只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管理的,虽然短期业绩不是最顶尖,但长期来看,净值增长曲线非常平滑,回撤控制也做得很好的基金。

费率和规模:不可忽视的细节

除了核心的投研能力,还有一些细节也需要关注,比如基金的费率和基金规模。

基金费率,说白了就是你为基金管理付出的成本。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这些都会摊薄你的收益。虽然费率不能直接决定基金的好坏,但长期累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同等业绩水平下,选择费率更低的基金,自然是更划算的。

至于基金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规模太小的基金,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也可能因为规模小,难以承载过多的资金,导致投资策略受限。但规模过大的基金,尤其是主动管理型基金,在一些中小盘股的投资上可能会受到限制,难以灵活操作。通常来说,我们认为,对于股票型基金,千亿以下的规模比较容易管理;对于债券型基金,规模可以更大一些。

如何“淘金”?

回到最初的问题:“券商类基金哪个好?” 我觉得,与其纠结于“券商”这个前缀,不如把视角放宽,关注所有基金管理公司,然后按照我上面说的几点,去“淘金”。

你可以从一些大型、口碑好的基金公司入手,比如易方达、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等等,它们都有不少优秀的产品。但同时,也不要忽视一些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公司,比如在量化领域,有一些公司可能规模不大,但长期业绩非常亮眼。在债券领域,也有一些基金公司以其稳健的风格和出色的固收能力著称。

最关键的是,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与自己匹配的基金。没有最好的基金,只有最适合你的基金。多做功课,多观察,少追风,相信你能找到真正值得托付的“好基金”。